门户 专业圈 登录 注册林业 使用指南

科普写作Forestry Science

林业科普写作

所在位置:首页 > 科普写作 > 林草科普写作 > 荒漠生态系统 >

荒漠化治理的“中国智慧”

媒体:中国林业网微信公众号  作者:内详
专业号:玫瑰留香
2018/7/3 9:56:15

地处腾格里沙漠南缘的沙坡头,因沙丘高度超百米而得名。半个世纪以来,这里因包兰铁路、麦草方格、“五带一体”而成为中国规模化、工程化治沙的起点,并由此开始向世界输出中国治沙技术。如今,面对中国乃至全球面临的荒漠化威胁,置身沙坡头的治沙力量依然在攻坚克难,为这道全球“生态难题”找寻答案。

 

宁夏中卫市沙坡头区黑林村村民林治福(右)和周红正在腾格里沙漠扎草方格(6月11日摄)新华社记者卢鹰摄

 

一位工人在腾格里沙漠从铲车上卸下麦草(6月11日摄) 新华社记者曹江涛摄

 

一位工人抱着麦草行走在腾格里沙漠中(6月11日摄) 新华社记者卢鹰摄

 

工人在腾格里沙漠扎草方格(6月11日摄) 新华社记者卢鹰摄

 

扎草方格的工人们在腾格里沙漠里吃午饭(6月11日摄) 新华社记者卢鹰摄

 

宁夏中卫市沙坡头区黑林村村民林治福(右)和周红正在腾格里沙漠扎草方格(6月11日摄) 新华社记者卢鹰摄

 

结束一天的扎草方格工作后,工人们坐着运输麦草的铲车驶出腾格里沙漠(6月11日摄) 新华社记者曹江涛摄

 

工人在腾格里沙漠扎草方格(6月11日无人机拍摄) 新华社记者卢鹰摄

 

中科院沙坡头沙漠研究试验站副站长张志山(右一)在和同事讨论研究沙生植物(6月10日摄) 新华社记者卢鹰摄

 

中科院沙坡头沙漠研究试验站副站长张志山查看温棚中的蓝藻培育池。利用蓝藻制造人工“结皮”是目前站里正在探索的新技术(5月30日摄) 新华社记者曹江涛摄

 

在宁夏中卫境内,横穿腾格里沙漠的包兰铁路(5月29日无人机拍摄) 新华社记者卢鹰摄

 

一列火车行驶在穿越腾格里沙漠的包兰铁路上(6月12日无人机拍摄) 新华社记者卢鹰摄

 

宁夏中卫固沙林场副场长郜永贵在查看包兰铁路沿线的植被(6月12日摄) 新华社记者卢鹰摄

 

覆盖在腾格里沙漠上的草方格沙障(6月11日无人机拍摄) 新华社记者卢鹰摄

 

包兰铁路在防护带的保护下沿着黄河穿过腾格里沙漠(5月30日无人机拍摄) 新华社记者卢鹰摄

 

来源:森林多目标经营与管理

作者:佚名

转载:玫瑰留香

声明:本个人账号旨在传播知识,无商业目的,如原作者不希望公益分享,请告知,我将立即撤下。

联系方式:505294583@qq.com 。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主办单位:中国林学会科普部 运营维护:全国科技教育和科普活动服务平台
京ICP备11018462号-5
基于现代网站理论和E-file技术构建,配置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