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户 专业圈 登录 注册林业 使用指南

科普写作Forestry Science

林业科普写作

所在位置:首页 > 科普写作 > 林草科普写作 > 林草产业科普 >

森林食物成为我国第三大农产品!关于森林食物你了解多少?

媒体: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作者:内详
专业号:林博君
2023/12/15 19:00:08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超链接》报道,国家林草局最新统计显示,森林食物成为继粮食、蔬菜之后的我国第三大农产品。全国森林食物年产量超过2亿吨,人均森林食物产量约130公斤,居世界前列。

森林食物主要是指森林或林地生产的食物,包括可食性的果实、花、叶、枝、皮、根、脂液以及寄生物、附生物等非木质林产品,分为经济林、林下经济产品、可以作为牲畜饲料的间接性食品三大类。

森林食物主要满足我们的哪些需求?野生食物比人工培养得好?普通人如何辨别野生的森林食物?

森林食物——粮食蔬菜之外的重要补充

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科普作家顾垒介绍,森林食物这个词听起来虽然陌生,但我们所食用的大部分木本果树的水果,都是森林食物的成员。此外,香椿等新兴的木本蔬菜、桂皮等香料、植物汁液脂肪等也都属于森林食物的范畴。

2022年全年粮食总产量为6.87亿吨,森林食物的年产量超过2亿吨。粮食提供最基础的能量需求,森林食物从产量上自然无法与之相比。但只吃粮食也容易导致营养不均衡,以水果为代表的各种森林食物可以极大地提高生活品质。在人类的采集渔猎阶段,采集活动就主要在森林当中,这是因为森林是陆地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类型。即使在今天我们也能感受到,北方传统农业市场上本地农产品的产出,数量上要远远少于云南的菜市场,这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云南当地的森林能够提供更丰富的森林食物资源。

热带雨林温度高、微生物活跃,加上降雨量大冲刷土壤,导致热带雨林的土壤更为贫瘠,但这并不妨碍热带雨林仍然是自然森林中最容易获取森林食物的区域。在今天,人类能够经营经济林,这些经济林的森林食物产量已超越了天然森林。

野生食物比人工培养的好?

我国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也有悠久的驯化野生果树为自己所用的历史。例如,野荔枝只在中国南方生长,中国人约2000年前就有确切的栽培荔枝的记载。这些年来,除了妃子笑、桂味等传统荔枝品种外,一些新的荔枝品种也开始上市。再比如,橘子、橙子等柑橘类水果,也都是在中国完成引种驯化。

一颗种子从发芽到长成一棵树,再到开花结果,这个时间通常以10年为单位计算。如果要选育优良品种,从每一代中选出优秀的后代再继续培育后代,其中更是要经历好几个10年。“新品种的水果不是那么容易就长出来的,它需要一代人甚至好几代人一直不停地投入。”顾垒说。

在选育过程中,科研工作者首先需要解决吃得上,其次再满足吃得好,因此育种第一需求是产量大和方便运输,这可能也会带来风味口感的下降,比如西红柿就是其中的典型。但是,要据此就认为野生的比人工培养得更好吃可就错了,人类花费成千上万年的时间育种,就是为了让食物变得更美味。

在营养成分上,野生的和人工培养的也没有本质区别,甚至野生食物有害物质会更多。比如柿子中含有的单宁,就是植物保护幼嫩果实的物质。而如今的脆柿子啃起来并不涩,这就是人工选育减少有害防御性化学物质的结果。

生产森林食物,只要经济林行不行?

经济林完全是为了满足人类的需求而诞生出来的一种林型,是森林食物生产的主力军。但如果让经济林抢占了天然林的生存空间,自然也是极不可取的。顾垒介绍,从生态价值角度而言,天然林要比经济林高得多,这主要是因为天然林有更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生物之间彼此形成复杂的网络关系,并且还能实现固定二氧化碳等生态系统功能。

此外,天然林能够以传粉的方式为森林食物的生产提供支持。一些农作物离开了野生的传粉昆虫无法正常结果,比如,香料中的八角授粉需要依靠瘿蚊,砂仁授粉需要依靠彩带蜂,这些动物都需要在天然林中才能生存。

森林食物并不意味着需要大家在野外森林中进行采摘。顾垒表示,一方面,建议对于不确认能否食用的植物不要往嘴里放;另一方面,有些能吃的植物可能涉及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的濒危野生植物,采摘食用可能涉嫌违法犯罪。日常生活中从市场上买到的植物性食物已足够满足生活所需,因此没必要一定追求野生。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主办单位:中国林学会科普部 运营维护:全国科技教育和科普活动服务平台
京ICP备11018462号-5
基于现代网站理论和E-file技术构建,配置App